法言义疏
十九 孝至卷第十三

    〔注〕始于学行,而终于孝至,始终之义,人伦之事,毕矣。〔疏〕困学纪闻云:
“论语终于尧曰篇,孟子终于尧、舜、汤、文、孔子,而荀子亦终尧问,其意一也。”翁氏
元圻注云:“扬子法言终以孝至篇,亦及尧、舜、夏、殷、周、孔子。其以孝至名篇,盖以
尧、舜之道,孝弟而已矣。孔子曰:‘吾志(按:当作“行”。)在孝经。’自谓得与于斯
道之传,与荀子一也。然则何解于语焉不精,择焉不详哉?”(按:“语”、“择”字互
误。)按:法言象论语,故始学行而终孝至,朱氏一新谓子云以是寓依归圣人之意,是也。
道者,天下之公器,人人得而有之。古代学者朴谨,初未尝立道统之说,而自谓得预其传。
至韩文公作原道,始有此意。其诋斥荀、扬者,殆欲摈之而自与。实则所讥不精、不详,固
未可以为定论。载青谓法言义同孟、荀,是也;谓无解于不精、不详,则笃信韩公之过也。

    孝,至矣乎!〔注〕将欲言其美,所以叹其至。一言而该,圣人不加焉。
〔注〕一言而孝,兼该百行,圣人无以加之,是至德也。〔疏〕“孝,至矣乎”,世德堂本
无“乎”字。按:问明云:“聪明,其至矣乎!”本篇云:“不为名之名,其至矣乎!”又
云:“麟之仪仪,凤之师师,其至矣乎!”文与此同,皆本系辞“易,其至矣乎”,论语
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”。无“乎”字,非。“一言而该”者,说文:“●,兼
日也。”引伸为凡兼包之称。古书通以“该”为之。“圣人不加焉”者,孝经云:“圣人之
德,又何以加于孝乎?”注“将欲言其美”。按:世德堂“美”作“义”。注“一言而孝,
兼该百行”。按:一言而孝,义不可通。疑此注本作“一言而该,孝兼百行”,传写误倒
耳。一言谓孝,该谓兼百行。孝兼百行,正释“一言而该”之义。注“是至德也”。按:孝
经云:“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顺天下。”释文引王肃云:“孝为德之至也。”
    父母,子之天地与?〔注〕天县象,地载形,父受气,母化成。无天何生?无地
何形?天地裕于万物乎?万物裕于天地乎?〔注〕裕,足也。言万物取足于天地,天地不
取足于万物也。裕父母之裕,不裕矣。〔注〕养父母自以为足者,乃不足也。事父
母自知不足者,其舜乎?〔注〕自知不足,则是舜。〔疏〕“父母,子之天地与”者,繁
露顺命云:“父者,子之天也。”汉书武五子传载壶关三老茂上书云:“臣闻父者犹天,母
者犹地,子犹万物也。”“天地裕于万物乎?万物裕于天地乎?”世德堂本无两“乎”字。
宋云:“正文当云‘万物非裕于天地’,疑脱其‘非’字。裕,饶裕也。天地生万物,非冀
其报,故能饶裕于万物,而万物不能饶裕于天地也。”俞云:“观宋咸注云云,是宋所据本
亦无两‘乎’字。不然则岂不知其为疑问之辞,而顾疑其脱‘非’字乎?”按:世德堂本即
承宋注本之误。司马云:“裕谓饶益优厚也。杨子设为疑问,以明天地则能裕万物,万物岂
能裕天地乎?”似温公所据本有两“乎”字。荣按:此两句乃诘难之语。学行云:“子为道
乎?为利乎?”先知云:“天先秋而后春乎?将先春而后秋乎?”本篇云:“宁先病而后瘳
乎?宁先瘳而后病乎?”文例皆同。万物之不能有厚于天地,乃尽人所明之理,子于父母则
亦犹是。谓子能裕于父母者,是谓万物能裕于天地矣。明无是理也。宋据误本增字为解,固
失其旨;温公谓设为疑问,亦未吻合。“裕父母之裕,不裕矣”者,子于父母之德,
无厚薄可论,犹万物于天地之施,无多寡可校。以父母之爱己而厚之者,必有以父母之不慈
而薄之者矣。若是,则侪父子之道于朋友之交,虽自谓知所厚,而适见其薄而已。“事父母
自知不足者,其舜乎”者,孟子云:“大孝终身慕父母,五十而慕者,予于大舜见之矣。”
自知不足,即终身慕之谓。舜父顽、母嚚,克谐以孝,虽极人伦之变,无改烝烝之行。是裕
父母之不裕者,乃真裕也。注“裕足”至“物也”。按:说文:“裕,衣物饶也。”引伸为
凡富足之称,又引伸之为优厚。弘范训裕为足者,盖以下文“事父母自知不足者,其舜乎”
即承此文而言,故疑裕当为足。然谓万物取足于天地,天地不取足于万物,则以裕为取足之
意。但足与取足义实不同。裕可以训足,不可以训取足。愚谓下文云云,虽以舜之事父母自
知不足引证“裕父母之裕,不裕矣”之义,而非以不足释不裕。此两句当以温公解为长。言
天地厚于万物耳,岂有万物厚于天地之理耶?注“养父母自以为足者,乃不足也”。按:足
父母之足,于义难通,故变其文曰“养父母自以为足”,然义与正文迥殊矣。注“自知不
足,则是舜”。按:正文“其舜乎”,即孟子“予于大舜见之矣”之谓,此解为有为者亦若
是,似亦非此文之旨。
    不可得而久者,事亲之谓也。孝子爱日。〔注〕无须臾懈于心。韩诗外传引曾子云:
“往而不可还者,亲也;至而不可加者,年也。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,木欲直而时不待
也。”“爱日”义见五百。
    孝子有祭乎?有齐乎?〔注〕祭严、齐敬,孝子之事。夫能存亡形,属荒绝者,
惟齐也。〔注〕亡形复存,荒绝复属者,谓祭如在。故孝子之于齐,见父母之存也,
是以祭不宾。〔注〕夫齐者,交神明之至,故致齐三日,乃见所为齐者。礼记之论齐备
矣,而发斯谈者,有慨乎时人。人而不祭,豺獭乎!〔注〕九月豺祭兽,正月獭
祭鱼。豺、獭犹有所先,人而不祭,豺、獭之不若也。〔疏〕音义:“有齐,侧皆切,下
同。”按:世德堂本作“斋”,下同。说文:“斋,戒洁也。”经传通以“齐”为之。“孝
子有祭乎?有齐乎”者,言斋、祭皆孝子之事,惟孝子为能行之。祭义云:“唯圣人为能飨
帝,孝子为能飨亲。”“夫能存亡形,属荒绝者,惟齐也”云云者,音义:“属荒,音
烛。”广雅释诂:“属,续也。”祭义云:“致齐于内,散齐于外。齐之日,思其居处,思
其笑语,思其志意,思其所乐,思其所嗜。”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”,祭统云:“及时
将祭,君子乃齐。齐之为言,齐也。齐不齐,以致齐者也。是故君子之齐也,专致其精明之
德也。故散齐七日以定之之谓齐。齐者精明之至也,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。”“祭不宾”
者,宋云:“孝子尽精极思而存夫亲,何暇乎宾之接也?”吴云:“专乎所亲。”司马云:
“宾谓敬多而亲少,如待宾客。”俞云:“以仪礼言之,则祭必有宾。杨子此言,非古制
矣。‘祭’疑‘齐’字之误。上文曰‘夫能存亡形,属荒绝者,惟齐也。故孝子之于齐,见
父母之存也’,此云‘是以齐不宾’,义正相应。谓方齐之时,不接见宾客也。‘齐’误作
‘祭’,义不可通。宋、吴之解,与礼不合。光曰(一):‘宾谓敬多而亲少,如待宾
客。’则曲为之说矣。”按:温公义是也。祭义云:“仲尼尝,(郑注:“尝,秋祭。”)
奉荐而进,其亲也悫,(郑注:“亲,谓身亲执事时。”)其行也趋趋以数。已祭,子赣问
曰:‘子之言祭,济济漆漆然。今子之祭,无济济漆漆,何也?’子曰:‘济济,客也,远
也;漆漆者,容也,自反也。客以远,若容以自反也。夫何神明之及交?夫何济济漆漆之有
乎?反馈乐成,荐其荐俎,序其礼乐,备其百官,君子致其济济漆漆,夫何慌惚之有乎?夫
言岂一端而已,夫各有所当也。’”郑注云:“行祭宗庙者,宾客济济漆漆,主人悫而趋
趋。”释文:“客也,口白反,宾客也。下‘客以远’同。”然则宾者宾客之容,即所谓济
济漆漆者也。不宾谓不为宾客之容,正本祭义。曲园妄据仪礼“祭必有宾”,而谓杨
子此言非古制,乃以“祭”为“齐”之误。夫斋者心不苟虑,手足不苟动,岂但不接宾客而
已耶?“人而不祭,豺獭乎”者,豺祭兽,獭祭鱼,夏小正、月令、吕氏春秋孟春纪、季秋
纪及淮南子时则并有其文。说文:“獭,如小狗,水居,食鱼。”月令郑注云:“汉始亦以
惊蛰为正月中,此时鱼肥美,獭将食之,先以祭也。”淮南子高注云:“獭取鲤鱼于水边,
四面陈之,谓之祭鱼也。豺祭兽,四面陈之,世谓之祭兽。”注“祭严、齐敬,孝子之
事”。按:孝经云:“君子之事亲也,祭则致其严。”诗采苹:“有齐季女。”毛传云:
“齐,敬也。”注“夫齐”至“齐者”。按:见上引祭义,彼孔疏云: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
齐者,谓致齐思念其亲,精意纯熟,目想之若见其所为齐之亲也。”注“礼记之论齐备
矣”。按:世德堂本作“论之备矣”。注“有慨乎时人”。按:世德堂本“人”作“也”。
注“九月豺祭兽”。按:此月令,若夏小正则隶之十月。洪氏震烜疏义云:“月令季秋之
月,豺乃祭兽。乃者,急辞也,故视此为蚤。”吕氏春秋、淮南子并同月令。注“正月獭祭
鱼”。按:诸书皆同。注“豺、獭犹有所先”。按:夏小正传于“獭祭鱼”下云(二):
“祭也者,得多也。美其祭而后食之。”于“豺祭兽”下亦云:“善其祭而后食之也。”公
羊传昭公篇解诂云:“食必祭者,谦不敢便尝,示有所先也。”月令:“鹰乃祭鸟。”郑注
云:“鹰祭鸟者,将食之,示有先也。”孔疏云:“谓鹰欲食鸟之时,先杀鸟而不食,与人
之祭食相似。犹若供祀先神,不敢即食,故云示有先也。”(一)“光”字原本讹作
“先”,据法言疏证改。(二)“獭”下原本衍“兽”字,据夏小正删。
    或问“子”。曰:“死生尽礼,可谓能子乎!”〔注〕生事爱敬,死事哀戚。〔疏〕
“或问子”,世德堂本无“问子”二字,此承宋、吴本之误,温公不言李本异同,盖所据本
亦已误脱也。“问子”者,问为子之道。“死生尽礼”二句,乃答问之语。论语云:
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即死生尽礼之义。不直云“可谓能子矣”,
而云“可谓能子乎”者,“乎”是庶几之辞,言为子如此,庶可谓之能也。校书者误以
“乎”为疑辞,遂以此二句皆或问之语,因删“问子”字,以与下章并合,而语意不相衔接
矣。司马云:“此问答不类,疑下有脱文。”不知脱在上,不在下也。治平本、钱本并不
脱。注“生事爱敬,死事哀戚”。按:孝经文。
    曰:“石奋、石建,父子之美也。无是父,无是子;无是子,无是父。”或曰:“必
也,两乎?”曰:“与尧无子,舜无父,不如尧父舜子也。”〔注〕必不得双于斯二者,
当如尧之为父,舜之为子。〔疏〕此别为一章,不与上章相属。章首“曰”字,亦俗本妄
增。盖既于上章删“问子”字,以“死生尽礼”云云为或问之语,因以“石奋、石建”云云
为答问之语,而于其上增“曰”字也。治平本“曰石”二字占一格,增补之迹显然,此旧监
本无“曰”字之证。石奋、石建者,万石君张叔列传云:“万石君名奋,其父赵人也,姓石
氏。赵亡,徙居温。奋年十五为小吏,侍高祖。高祖以奋为中涓,受书谒。至孝文时,积功
劳至大中大夫。无文学,恭谨无与比。时东阳侯张相如为太子太傅,免。奋为太子太傅。及
孝景即位,徙奋为诸侯相。奋长子建,次子甲,次子乙,次子庆,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
石,于是景帝号奋为万石君。孝景帝季年,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,子孙为小吏,来归
谒,万石君必朝服见之,不名。子孙有过失,不诮让,为便坐(一),对案不食,然后诸子
相责,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,乃许。子孙胜冠者在侧,虽燕居必冠,申申如也,僮仆欣欣
如也(二),唯谨。其执丧哀戚甚悼,子孙遵教亦如之。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,虽齐、
鲁诸儒质行,皆自以为不及也。建元二年,皇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,今万石君家不
言而躬行,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,少子庆为内史。建老白首,万石君尚无恙。建为郎中令,
每五日洗沐归谒亲,入子舍,窃问侍者取亲中裙,■牏身自浣涤,复与侍者,不敢令万石君
知,以为常。建为郎中令,事有可言,屏人恣言极切,至廷见,如不能言者。万石君以元朔
五年中卒,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,扶杖乃能行。岁余,建亦死。诸子孙咸孝,然建最甚,
甚于万石君。”按:“石奋、石建父子之美也”九字连读,叹美起下之辞。秦校云:“‘石
奋、石建’衍下‘石’字。”按:有“石”字语自完足,各本皆有,秦说未知何见。“无是
父”云云者,司马云:“言父子孝谨相成也。”“必也,两乎”者,吴云:“言人必须父子
孝谨方为美乎?”“与尧无子,舜无父,不如尧父舜子也”者,五帝本纪云:“尧知子丹朱
之不肖,不足授天下。”索隐引皇甫谧云:“尧娶散宜氏之女曰女皇,生丹朱,又有庶子九
人,皆不肖也。”本纪又云:“舜父瞽叟顽。”吴云:“与尧之无子,舜之无父,不若使尧
为父,而舜为子,不必两也。尧子丹朱不肖,舜父瞽叟顽,虽有如无。”司马云:“父子俱
圣尤美。”按:经传凡言“与”,言“不如”者,多彼善于此,或与恒情相反之辞。如檀
弓:“丧礼,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,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。祭礼,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
也,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。”晋语:“与余以狂疾赏也,不如亡。”吕氏春秋贵直:“与
吾得革车千乘也,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。”尧父舜子乃旷代未有之盛事,而云“不如”,
义似可疑。盖此文不如犹云岂若。孟子“与我处畎亩之中,由是以乐尧、舜之道,吾岂若使
是君为尧、舜之君哉”云云,即此文之比。言圣如尧、舜而遭遇人伦之变,犹有所憾,岂若
父子俱为尧、舜之善?所以申明父子之美必也两之说。与檀弓诸文异例。注“必不”至“为
子”。按:弘范此解未得“与”与“不如”之意,似非子云本旨。(一)“坐”字原本与下
文“对”互倒,据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改。(二)“欣欣”原本讹作“诉诉”,据史记万石张
叔列传改。
    “子有含菽缊絮而致滋美其亲,将以求孝也,人曰伪,如之何?”〔注〕含,食也。
菽,豆也。曰:“假儒衣书,服而读之,三月不归,孰曰非儒也?”或曰:“何以处
伪?”曰:“有人则作,无人则辍之谓伪。观人者,审其作辍而已矣。”〔注〕视其所
以,观其所由,人焉廋哉!〔疏〕“子有含菽缊絮”云云者(一),音义:“含菽,本亦作
‘唅’,音同。”按:“唅”即“含”之俗。说文无“唅”。“缊”读为“薀”,说文:
“薀,积也。”字亦作“韫”,广雅释诂:“韫,裹也。”说文:“絮,敝绵也。”玉藻孔
疏云:“好者为绵,恶者为絮。”按:缊絮与含菽对文,义当为裹,若读为论语“衣敝缊
袍”之“缊”,则缊、絮二字同诂,与“含菽”字不相协矣“假儒衣书,服而读之”云云
者,论语:“回也,其心三月不违仁。”朱子集注云:“三月,言其久。”孟子云:“久假
而不归,恶知其非有也。”章指云:“言仁在性体,其次假借,用而不已,实何以易?在其
勉之也。”司马云:“服儒衣,读儒书,经时不辍,斯亦儒矣。”“何以处伪”者,俞云:
“物居其所谓之处,使物各得其所亦谓之处。鲁语‘夫仁者讲功,而知者处物’,是其义
也。故处即有审察之义。文十八年左传:‘则以观德,德以处世。’大戴礼文王官人篇:
‘以其声,处其气。’汉书谷永传:‘臣愚不能处也。’淮南子主术篇:‘援白黑而示之,
则不处焉。’其义并同。何以处伪,谓何以辨别其伪也。”荣按:处者,断决之谓。谷永传
颜注云:“处,断决也。”今言处分,亦即此意。“有人则作,无人则辍之谓伪”云云者,
世德堂本“作”、“辍”下皆有“之”字。宋云:“礼云道不可斯须离其身,可离,非道
也,所以君子慎其独矣。故有人则修而作之,无人则辍而止之,非伪而何?君子耻之!”
按:此亦刺王莽之辞。莽传云:“莽事母及寡嫂,行甚敕备。莽子纳妇,宾客满堂。须臾,
一人言太夫人苦某痛,当饮某药。比客罢者,数起焉。”所谓有人则作也。传又云:“居摄
元年九月,莽母功显君死,意不在哀,令太后诏议其服。刘歆与诸儒博士皆曰:‘礼,庶子
为后,为其母缌,摄皇帝当为功显君缌。’莽遂行焉。”所谓无人则辍也。注“含,
食也”。按:说文:“含,嗛也。”“嗛,口有所衔也”。管子弟子职:“同嗛以齿。”房
注云:“食尽曰嗛。”吕氏春秋仲夏纪:“羞以含桃。”高注云:“鸟所含食,故言含
桃。”是含、食同义。注“菽,豆也”。按:说文:“■,豆也。”经传多以“叔”为之。
后又以叔为伯叔字所专,故别作“菽”。檀弓:“啜菽饮水。”释文本作“叔”,云:
“‘叔’或作‘菽’,音同,大豆也。”注“视其”至“廋哉”。按:论语文。彼孔注云:
“廋,匿也。言观人之终始,安有所匿其情也。”(一)“子”字原本讹作“人”,据本章
首句正文改。
    不为名之名,其至矣乎!〔注〕太上以德,自然之美,非至如何?为名之名,其
次也。〔注〕力行近仁,斯亦次矣。〔疏〕“不为名之名,其至矣乎”,音义:“为名,
于伪切。”世德堂本无“乎”字,非。说见上。“为名之名,其次矣”者,孟子云:“好名
之人,能让千乘之国。苟非其人,箪食豆羹见于色。”赵注云:“好不朽之名者,能让千
乘,伯夷、季札之类是也。诚非好名者,争箪食豆羹,变色讼之致祸,郑公子染指鼋羹之类
是也。”钱氏大昕养新录云:“愚谓孔子疾殁世而名不称,孟子亦恶人之不好名,名谓不朽
之名也。不好名必专于好利,虽箪食豆羹且不能让,况千乘乎?”注“太上”至“如何”。
左传襄公篇云:“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,此之谓不朽。”“非
至如何”世德堂本作“非至而何”。按:如、而古通。注“力行近仁”。按:中庸文。
    或问“忠言嘉谋”。曰:“言合稷、契之谓忠,谋合皋陶之谓嘉。”或曰:“邵如之
何?”曰:“亦勖之而已。〔注〕勖,勉。庳则秦、仪、鞅、斯亦忠嘉矣。”
〔注〕庳,下也,此所以微言贬乎汉臣而为王莽之将相者。〔疏〕“忠言嘉谋”,钱本、世
德堂本作“嘉谟”,下“谋合皋陶”作“谟合”,此校书者因皋陶谟乃尚书篇名,故改
“谋合皋陶”字为“谟”,而并改“或问嘉谋”字为“嘉谟”也。治平本两“谟”字皆
作“谋”,今浙江局翻刻秦氏影宋本乃皆作“谟”,此又校者用世德堂本改之。汉书匈奴传
“忠言嘉谟之士”,语即本此,明法言旧本作“谋”也。“言合稷、契之谓忠”者,周本
纪:“周后稷名弃,其母姜原,为帝喾元妃。弃为儿时,屹如巨人之志,其游戏好种树麻
菽,麻菽美。及为成人,遂好农耕,相地之宜,宜谷者稼穑焉,民皆法则之。帝尧闻之,举
弃为农师,天下得其利,有功。帝舜封弃于邰,号曰后稷,别姓姬氏。”又殷本纪:“殷
契,母曰简狄,为帝喾次妃。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,帝舜乃命契为司徒,敬敷五教,封于
商,赐姓子氏。契兴于唐、虞、大禹之际,功业着于百姓,百姓以平。”按:书序:“皋陶
矢厥谟,禹成厥功,帝舜申之,作大禹、皋陶谟、弃稷。”今伪孔本分皋陶谟为两篇,其所
分之下篇改题益稷,孔疏云:“马、郑、王所据书序此篇名为弃稷(一),又合此篇于皋陶
谟,谓其别有弃稷之篇,皆由不见古文,妄为说耳。”王氏鸣盛后案云:“蔡邕独断云:
‘汉明帝诏有司采尚书皋陶篇制冕旒。’今其制正在益稷内,可见不可分篇。且孔颖达于书
疏以马、郑、王合为一篇,别有弃稷为妄说及作诗斋谱疏,又引皋陶谟‘弼成五服’,一人
之作,自相矛盾。据法言云:‘言合稷、契之谓忠。’若如晚晋本,稷、契无一遗言,子云
何以遽立此论?知杨所见真弃稷篇中多稷、契之言也。此篇至晋而亡,今之割皋陶谟下半篇
以为益稷者,乃晚晋人所分也。”西庄此说甚允。子云说经虽皆用今文,然固非不见古文
者。重黎云:“或问‘周官’。曰:‘立事。’‘左氏’。曰:‘品藻’。”苟非亲见二
书,必不妄作此语。此云言合稷、契之谓忠,亦正据尚书弃稷逸篇为说,非想当然语也。
“谋合皋陶之谓忠”者,皋陶见问明疏。皋陶谟:“允迪厥德,谟明弼谐。”夏本纪作“信
道其德,(今本“道”、“其”二字互倒。)谋明辅和”。段氏玉裁考异云:“‘信
道其德,谋明辅和’,即‘允迪厥德,谟明弼谐’之诂训也。”此云“谋合皋陶之谓嘉”,
亦用经训为答,其字不必作“谟”也。司马云:“言不以圣人之正道佐其君者,皆非忠
嘉。”按:即孟子云“使是君为尧、舜之君”,及云“我非尧、舜之道不敢陈于王前”之
义。“●如之何”,钱本作“邵”。按:说文:“邵,高也。”邵,正字;●,通假字。修
身“公仪子、董仲舒之才之●也”,下文“年弥高而德弥●”,字皆作“邵”,钱本亦同。
司马云:“问稷、契、皋陶道高不可及,柰何?”“庳则秦、仪、鞅、斯亦忠嘉矣”者,音
义:“庳音婢,下也。”按:说文:“庳,屋卑。”引伸为凡卑之称。庳对邵为高而言也。
秦、仪见渊骞疏。斯见问明及重黎疏。商君列传云:“商君者,卫之庶孽公子也,名鞅,姓
公孙氏。鞅少好刑名之学,事魏相公叔痤,为中庶子。公叔既死,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
求贤者,乃遂西入秦,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,语事良久,弗听。后五日,复见孝公,
益愈,然而未中旨。复见孝公,善之而未用也。复见,语数日不厌。景监曰:‘子何以中吾
君?吾君之驩甚也!’鞅曰:‘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,而君曰:久远,吾不能待。且贤
君者,各及其身显名天下,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?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,君大说
之耳。然亦难以比德于殷、周矣。’孝公既用卫鞅,以为左庶长,卒定变法之令。行之十
年,秦民大说。于是以鞅为大良造,封之于、商十五邑,号为商君。商君相秦十年,宗室贵
戚多怨望者。秦孝公卒,太子立,车裂商君以徇,遂灭商君之家。”司马云:“若嫌论太高
而卑之,则陷入于狙诈矣。”按:正文“矣”犹“乎”也。言苟不能取法乎上,而唯同流合
污之是务,则如秦、仪、鞅、斯之言与谋,亦可以为忠嘉乎。注“勖,勉”。按:尔雅释诂
文。言稷、契、皋陶之道虽高,然非不可几及,苟能勉而行之,则亦稷、契、皋陶也。注
“庳,下也”。按:汉书司马相如传颜注云:“庳,下地也。”(一)“序”字原本讹作
“据”,据尚书益稷篇孔疏改。
    尧、舜之道皇兮,〔注〕皇,美。夏、殷、周之道将兮,〔注〕将,大。而
以延其光兮。〔注〕二帝、三王光延至今。或曰:“何谓也?”曰:“尧、舜以其
让,夏以其功,〔注〕平水土也。殷、周以其伐。〔注〕圣德同而禅伐异者,随时
之义一也。此又寄言以明其旨焉,五君应乎天,顺乎人;王莽违乎人,逆乎天。〔疏〕
“尧、舜之道皇兮”云云者,皇、将互文,“而以延其光兮”总承上二句,皇、将、光为
韵。“尧、舜以其让”云云者,司马云:“尽美尽善。”注“皇,美”。按:诗烈文:“继
序其皇之。”毛传云:“皇,美也。”注“将,大”。按:尔雅释诂文。以上二注世德堂本
并冠以“秘曰”字。注“平水土也”。按:尧典云:“帝曰:‘俞!咨禹,汝平水土,惟时
懋哉!’”又吕刑云:“禹平水土,主名山川。”注“圣德同而禅伐异”。按:世德堂本
“禅伐”误“禅代”。
    或曰:“食如蚁,〔注〕言精细也。衣如华,〔注〕服文彩也。朱轮驷马,
金朱煌煌,无已泰乎?”曰:“由其德,舜、禹受天下不为泰。〔注〕言当理也。不
由其德,五两之纶,半通之铜,亦泰矣。”〔注〕纶如青丝绳也。五两之纶,半通之铜,
皆有秩啬夫之印、绶,印、绶之微者也。言不由其德而佩此亦泰,况可滔天乎?〔疏〕“食
如蚁”者,音义:“蚁,与蚁同。”御览八百四十九,又九百四十七引并作“蚁”。按:
“食如蚁”于义难通,疑当作“皑”。说文:“皑,霜雪之白也。”“食如皑”,犹云食如
霜雪状,精米之洁白也。“皑”误为“蚁”,传写遂改为“蚁”耳。世德堂本误作“■”。
“衣如华”者,檀弓:“华而睆,大夫之箦与!”郑注云:“华,画也。”孔疏云:“凡绘
画五色,必有光华,故云:‘华,画也。’”“朱轮驷马”者,续汉书舆服志注引古今注
云:“武帝天汉四年,令诸侯王大国朱轮(一),特虎居前,左兕右麋;小国朱轮,
画特熊居前,寝麋居左右。”(按:今本古今注无此文。)又引逸礼王度记云:“天子驾六
马,诸侯驾四,大夫三,士二,庶人一。”“金朱煌煌”者,金谓印,朱谓绶。舆服志注引
徐广云:“太子及诸王皆金印,纁朱绶。”然则朱轮、驷马、金印、朱绶,皆汉时诸侯王之
仪也。宋、吴本于“驷马”字下、“金朱”字上有“受天”字。吴云:“受天子之金朱煌煌
然。”按:此涉下文“舜、禹受天下”而误衍。“无以泰乎”,御览九百四十七引“无以”
作“不以”,又八百四十九引“泰”作“太”。孟子云:“后车数十乘,从者数百人,以传
食于诸侯,不以泰乎?”赵注云:“泰,甚也。”朱子集注云:“泰,侈也。”焦疏云:
“荀子王霸篇云:‘县乐奢泰,游抏之修(二)。’注云:‘泰与汰同。’奢泰连文,是泰
亦奢也。”“由其德,舜、禹受天下不为泰”者,孟子云:“如其道,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
为泰。”“五两之纶,半通之铜”者,两,古“緉”字。说文:“緉,一曰绞也。”方言:
“緉、●,绞也。关之东西,或谓之緉,或谓之●。绞,通语也。”音义:“之纶,古顽
切,又音纶。”按:纶从纟,仑声,音当如“伦”。徐氏灏说文注笺云:“纶旧读古还切,
非其本音。释名曰:‘纶,伦也,作之有伦理也。’是本读与伦同。广韵亦谆、山两收。其
古还一音,未知起于何时。盖纶系于腰,以贯佩印;纶巾以绳贯巾,其义皆与■相近,故读
为■音。注家相承,遂并丝绳之纶概读古还切,其误甚矣。”按:以纶贯印,或以纶贯巾,
不得遂有■音,此皆俗读之陋,不足为训。古今注云:“汉旧制:百石,青绀纶,一采,宛
转缪织。”段氏说文“纶”篆注云:“自黄绶以上,绶之广皆尺六寸,皆计其首。(按:古
今注四丝为一扶,五扶为一首,五首成一文。)首多者纟细,首少者纟粗,皆必经纬织成。
至百石而不计其首,合青丝绳辫织之,有经无纬,谓之宛转绳,若今人用丝绳如箸粗为带者
也。”然则纶盖辫合五股为之,故谓之五緉也。困学纪闻云:“半通之铜。”注云:“半
通,阙。”(按:谓温公注。)今按仲长统昌言曰:“身无半通青纶之命。”注:
“十三州志曰:‘有秩啬夫得假半章印。’”半通,半章也。(后汉书仲长统传。)按:汉
制官印多正方,然都尉等印亦有长方者,若乡印则皆长方。钱塘陈大令汉第藏留浦、都乡、
柜乡三印,京师尊古斋主人黄百川藏西立乡、乐乡二印,并同。其广略半于修,即所谓半章
印,正有秩啬夫所佩也。注“言精细也”。按:论语: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”然以如蚁
为喻精细,似未安。注“服文彩也”。按:皋陶谟以五彩章施于五色作服。注“言当理
也”。按:注以不泰为当理,盖亦训泰为甚。甚者,过当之谓。事当其理,则不为甚也。注
“纶如青丝绳也”。按:宋云:“纶,青丝绶也。诸本注皆作‘青丝绳’,盖传之误也。”
似宋所据本无“如”字。说文:“纶,青丝绶也。”段注本作“纠,青丝绶也”,云:“各
本无‘纠’字,今依西都赋李注、急就篇颜注补。纠,三合绳也。纠青丝成绶,是为纶。郭
璞赋云‘青纶竞纠’,正用此语。缁衣注曰:‘纶,今有秩啬夫所佩也。’释草:‘纶,似
纶。’郭曰:‘今有秩啬夫所带纠青丝纶。’法言:‘五两之纶。’李轨曰:‘纶,青丝绶
也。’(按:各本此注皆作“如青丝绳”,不作“绶”。)今本法言改‘纠’为‘如’,不
可通矣。”按:纠之驳形近“如”,故传写致误。注“皆有秩啬夫之印、绶”。按:百官公
卿表:“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,是为少吏。大率十里一亭,亭有长;十亭一乡,乡有三
老、有秩啬夫、游徼,三老掌教化,啬夫职听讼、收赋税,游徼徼循禁贼盗。”注“佩此亦
泰”。按:世德堂本作“佩犹为泰矣”。注“况可滔天乎”。按:世德堂本无“可”字。滔
天谓王莽。汉书莽传云:“滔天虐民,穷凶极恶。”又叙传云:“巨滔天而泯夏兮。”又
云:“咨尔贼臣,篡汉滔天。”(一)“令”字原本作“今”,形近而讹,据续汉书与服志
注引古今注改。(一)“抏”字原本作“抗”,形近而讹,据荀子王霸篇改。
    天下信道五,所以行之一,〔注〕五,谓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也。曰勉。
〔注〕勉,励。〔疏〕“天下信道五”,世德堂本作“天下之信道五”。按:中庸云:“天
下之达道五,曰君臣也,父子也,夫妇也,昆弟也,朋友之交也。”信道即达道也。
“所以行之一”,世德堂本作“所以行之者一”。勉者,谓为君臣则勉于义,为父子则勉于
亲,为夫妇则勉于别,为昆弟则勉于序,为朋友则勉于信也。注“五,谓仁、义、礼、智、
信也”。按:正文“天下信道五”,不言其目,盖以用中庸文,故省略之。此别以五常之道
为释,似于文理未协。注“勉,励”。按:说文:“劢,勉力也。”今字相承作“励”。
    或曰:“力有扛洪鼎,揭华旗。知、德亦有之乎?”曰:“百人矣。〔注〕此力百人
便能敌之。德谐顽嚚,〔注〕谐,和也。顽嚚,舜父母。让万国;〔注〕以禅禹
也。知情天地,〔注〕与天地合其德,知鬼神之情状。形不测,百人乎?”
〔注〕人见其形而不能测其量,非百人之伦也。〔疏〕“力有扛洪鼎,揭华旗。知、德亦有
之乎”者,“力有”论衡效力、王元长曲水诗序李注引并作“力能”。音义:“扛,音
江。”“洪鼎”论衡、选注引并作“鸿鼎”。音义:“揭,渠列切。”按:说文:“揭,高
举也。”“知、德”各本皆作“智、德”。按:下文“德谐顽嚚,让万国;知情天地,形不
测”,即分承此句知、德字而言,而以知为智,则此“智”字当亦作“知”,论衡、选注引
并作“知德”,今据改。“百人矣”者,谓百倍于常人。白虎通圣人云:“百人曰俊。”义
与此同。扛鼎、揭旗之力,可谓百倍于常人矣,然至此而止,不能更有所加也。“德谐顽
嚚,让万国”者,左传僖公篇云:“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,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。”尧典
云:“有鳏在下,曰虞舜。父顽,母嚚,象傲,克谐以孝。”按谐顽嚚、让万国同为舜事,
举舜以为例也。“知情天地,形不测”者,司马云:“‘知’与‘智’同。阴阳不测之谓
神,惟圣人能形容之。”俞云:“‘知情天地,形不测’,与上文‘德谐顽嚚,让万国’相
对为文。天地不能匿其情,是谓情天地。不测者无所隐其形,是谓形不测。”按:情、形并
以名词为动词,谓智足以知天地之情,穷不测之形也。情天地、形不测,若伏羲、文王、孔
子,作易之圣人是也。国、测亦韵语。“百人乎”者,言智德如此,何止百人而已。白虎通
圣人云:“万人曰杰,万杰曰圣。”然则力之绝者,百倍常人而止;智、德之绝者,万
万于常人而未已也。注“此力百人便能敌之”。按:谓一能当百,即百倍常人之意。注“与
天地合其德,知鬼神之情状”。按:文言及系辞文。弘范引此为释,似读“知”如字,未得
其义。注“人见其形而不能测其量”。按:此似用问神篇“形其不可得而制”及“圣人以不
手为圣人”语意而推演之,然实非此文之旨,曲园纠之当矣。
    或问“君”。曰:“明光。”问“臣”。曰:“若禔。”〔注〕若,顺也;禔,安
也。“敢问何谓也?”曰:“君子在上,则明而光其下;在下,则顺而安其上。”
〔注〕明而光其下,尧所以为君也;顺而安其上,舜所以为臣也。王莽之事汉,则倾覆其
上;篡位居摄,则暴乱其下也。〔疏〕“问‘臣’。曰‘若禔’”者,音义:“若禔,是支
切,又音支,又音题。”按:修身云:“士何如斯可以禔身?”音、义并与此同。“君子在
上,则明而光其下;在下,则顺而安其上”者,吴云:“明而光其下,法天也;顺而安其
上,法地也。”司马云:“光谓能显忠遂良,安谓能顺美救恶。”注“若,顺也;禔,安
也”。按:世德堂本无此注,因司封注有此语而删之也。“若,顺”常训。“禔,安”见修
身疏。注“明而”至“臣也”。按:世德堂本两“所以”字皆作“之”。庄子天道云:“明
此以南乡,尧之为君也;明此以北面,舜之为臣也。”注语本此。注“王莽”至“下也”。
按:“篡位居摄”当作“居摄篡位”。
    或曰:“圣人事异乎?”曰:“圣人德之为事,异亚之。故常修德者,本也;见异而修
德者,末也。本末不修而存者,未之有也。”〔注〕惑此之甚者,必亡而已矣。〔疏〕
“圣人事异乎”者,白虎通灾变云:“灾异者何谓也?春秋潜潭巴曰:‘灾之言伤也,随事
而诛;异之言怪也,先发感动之也。’繁露必仁且智云:‘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,
谓之异;小者,谓之灾。灾常先至,而异乃随之。灾者,天之谴也;异者,天之威也。谴之
而不知,乃畏之以威。诗云:“畏天之威。”殆此谓也。’”初学记二十一引春秋握成图:
“孔子作春秋,陈天人之际,记异考符。”明圣人事异,故以为问。“圣人德之为事”云云
者,荀子天论云: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应之以治则吉,应之以乱则凶。强本
而节用,则天不能贫。养备而动时,则天不能病。修道而不贰,则天不能祸。故水旱不能使
之饥渴,寒暑不能使之疾,祅怪不能使之凶。”又云:“星队、木鸣,国人皆恐,曰:‘是
何也?’曰:‘无何也。是天地之变,阴阳之化,物之罕至者也。怪之,可也;而畏之,非
也。日月之有蚀,风雨之不时,怪星之党见,是无世而不常有之。上明而政平,则是虽并世
起,无伤也。上闇而政险,则是虽无一至者,无益也。’”此“常修德者,本也”之说。繁
露五行变救云:“五行变至,当救之以德,施之天下,则咎除。”汉书谷永传载建始三年永
对云:“臣闻灾异皇天所以谴告人君过失,犹严父之明诫。畏惧敬改,则祸销福降;忽然简
易,则咎罚不除。”此“见异而修德者,末也”之说。按:此问答亦为王莽而发。莽传:
“天凤元年四月,陨霜,杀艹木,海濒尤甚。六月,黄雾四塞。七月,大风拔树,飞北阙、
直城门屋瓦;雨雹,杀牛羊。二年二月,日中见星。三年二月,地震,大司空王邑上书乞骸
骨。五月戊辰(一),长平馆西岸崩,邕泾水不流,毁而北行。群臣上寿,以为河图所谓以
土填水,匈奴灭亡之祥也。十月,王路朱鸟门鸣,昼夜不绝。崔发等曰:‘虞帝辟四门,通
四聪。门鸣者,明当修先圣之礼,招四方之士也。’于是令群臣皆贺。”然则天凤之世,灾
异叠出,而莽且以为祥,所谓凶人吉其凶者,此皆子云所见,故曰:“本末不修而能存者,
未之有也。”亦及汝偕亡之意矣。注“惑此之甚者,必亡而已矣”。按:当作“此惑之甚
者”,惑之甚即谓本末不修者也。世德堂本无“而已”字。(一)“月”字原本讹作
“年”,据汉书王莽传改。
    天地之得,斯民也;〔注〕得养育之本,故能资生斯民也。斯民之得,一人也;
〔注〕得资生之业,是故系之一人也。一人之得,心矣。〔注〕一人之得统御天下
者,以百姓之心为心。〔疏〕司马云:“天地因人而成功,故天地之所以得其道者,在民
也。民之所以得其道者,在君也。君之所以得其道者,在心也。”注“一人”至“为心”。
按:汉书董仲舒传载仲舒对策云:“故为人君者,正心以正朝廷,正朝廷以正百官,正百官
以正万民,正万民以正四方。”即一人之得在心之义。弘范谓以百姓之心为心,似非此文之
旨。
    吾闻诸传(一),老则戒之在得。年弥高而德弥邵者,是孔子之徒与?〔注〕王莽少
则得师力行,老则诈伪篡夺,故杨子寄微言而叹慨焉。〔疏〕“吾闻诸传”,音义:“诸
传,直恋切。”按:引论语而谓之传者,孟子题辞云:“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,论语、孝
经、孟子、尔雅皆置博士。后罢传记博士,独立五经而已。”是汉时以论语等书为传记也。
刘向荀子序云:“其书比于五经,可以为法。”谓比于论、孟也。“老则戒之在得”者,论
语云:“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”孔注云:“得,贪得也。”释文云:“在得,
或作‘德’,非。”按:子云以年弥高而德弥邵释此文之义,是其所据论语正作“戒之在
德”。戒犹谨也。凡人于少壮之时,多能强学力行;及衰老,则志体懈惰,不复能有所进
益,所谓“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”者,故曰:“及其老也,戒之在德。”谓晚暮之年,当益
谨于德,以成有终之美也。义较孔注为长。下章“德有始而无终”云云,即反复申明此旨。
则此章“戒之在得”,字当作“德”无疑。今各本皆作“得”,乃校书者据通行论语改之。
“年弥高而德弥邵”者,宋云:“邵,美也。”吴云:“邵亦高也。”按:义详修身
疏。德弥邵即老而益谨其德之效,此能躬行孔子之所戒者,故曰“孔子之徒”。注“王莽少
则得师力行”。按:莽传:“莽受礼经,师事沛郡陈参,勤身博学,被服如儒生。事母及寡
嫂,养孤兄子,行甚敕备。又外交英俊,内事诸父,曲有礼意。”注“老则诈伪篡夺”。
按:莽年五十一居摄,五十四即真。(一)“闻”字原本作“问”,据本章义疏改。
    或问:“德有始而无终,与有终而无始也,孰宁?”曰:“宁先病而后瘳乎?宁先瘳而
后病乎?”〔注〕病篡之深,故有先瘳之喻。〔疏〕“德有始而无终,与有终而无始
也”,司马云:“宋、吴本作‘有始而无终欤?有终而无始欤’?”按:“有始而无终”句
绝,“与”字属下读。音义:“与有终而无始,‘与’如字。”是也。“孰宁”者,宁犹愿
也。说文:“宁,愿辞也。”音义:“孰宁,天复本作‘孰愈’。”“宁先病而后瘳乎?宁
先瘳而后病乎”者,先病谓无始,后病谓无终。吴云:“德宁有终也?”注“故有先瘳之
喻”。按:世德堂本“喻”误作“愈”。
    或问“大”。曰:“小。”问“远”。曰:“迩。”未达。曰:“天下为大,治之在
道,不亦小乎?〔注〕道至微妙,故曰小也。四海为远,治之在心,不亦迩乎?”
〔疏〕注“道至微妙”。按:秦氏石砚斋影宋治平本“妙”作“渺”;钱本、世德堂本作
“妙”,浙江翻刻秦本同。今检治平原本,正作“妙”。说文:“秒,禾芒也。”引伸为凡
微细之称。经传通以渺、妙字为之。先知:“忽、眇、绵作■。”忽、眇、绵皆微也。
“渺”即“眇”之俗。老子:“故常无欲以观其妙。”王注云:“妙,微之极也。”又老
子:“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”是妙亦微也。注语用老子,当以作“妙”为
是。
    或问“俊哲、洪秀”。曰:“知哲圣人之谓俊,〔注〕深识圣义,是俊杰也。秀
颖德行之谓洪。”〔注〕禾之秀其颖,犹人之洪其道也。禾秀颖则实结,人崇道则德闻洪
大。〔疏〕“俊哲、洪秀”者,俊读为峻。大学:“克明峻德。”郑注云:“峻,大也。”
今尧典作“俊德”。古俊、峻、骏三字通用。俊与洪同义。尔雅释诂:“洪、骏,大也。”
“俊哲、洪秀”,疑当时制科有是名,故以为问。“知哲圣人之谓俊,秀颖德行之谓洪”
者,音义:“知哲,上音智。”司马云:“‘知哲’当为‘哲知’,言哲能知圣人之道,不
溺于异端,智之俊者也。秀谓材秀,能修德行,使颖出于众,秀之大者也。”按:知哲、秀
颖,皆文异而诂同,上用如名词,下用如动词。言知足以知圣人,斯为俊矣;秀足以秀出于
群行之宗,斯为洪矣。古无“智”字,知闻为知,仁知亦为知,哲义亦然。洪范云:“明作
哲。”此仁知之哲也。本书问明云:“允哲尧儃舜之重。”先知序云:“中和之发,在于哲
民情。”此知闻之哲也。温公未知哲有知闻之训,又因问语哲、秀对文,哲乃仁知之哲,则
答说当与相应,故疑“知哲”字互倒。然古人属辞,错综见义,不必如后世行文之整齐。知
哲圣人,义自可通,不须倒置。少仪孔疏云:“禾之秀穗,谓之为颖。”是秀、颖亦同诂。
言智德如此,乃始无忝此名,岂俗学所能冒滥乎?注“深识圣义,是俊杰也”。按:如弘范
义,则俊哲犹云杰出之智。注“禾秀颖则实结”。按:论语:“秀而不实者有以夫?”刘疏
云:“凡禾、黍先作华,华瓣收即为稃而成实,实即稃中之仁也。”
    君子动则拟诸事,事则拟诸礼。〔注〕事不来则不动,动非礼则不拟。〔疏〕宋云:
“‘拟’或作‘凝’,非也。拟,据也。言君子不妄其动,乃据事而后动;不伪其事,乃据
礼而后事。”按:吴本作“凝”,吴云:“凝,成也。君子不妄动,动则成于事,事则成于
礼。”司马云:“拟,度也。动则度其事之可否,事则度于礼为是为非。”按:温公义是
也。动则拟诸事,谓揆之事情,必得其宜而后动也。事则拟诸礼,谓举事则准之礼
制,必有合焉而后为也。
    或问“群言之长,群行之宗”。曰:“群言之长,德言也;群行之宗,德行也。”
〔疏〕陆士衡文赋李注引此文。宋衷注云:“群,非一也。”音义:“之长,丁上切。群
行,下孟切。‘德行’同。”按:宗亦长也。初学记五引五经通义云:“泰山,一曰岱宗。
宗,长也,言为群岳之长。”
    或问“泰和”。曰:“其在唐、虞、成周乎?观书及诗温温乎,其和可知也。”
〔注〕发号出令而民说之。〔疏〕“或问‘泰和’。曰:‘其在唐、虞、成周乎?’”曹子
建七启,又求自试表,又颜延年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,李注三引此文,并作“太和”。求
自试表注引“乎”作“也”,读与“邪”同。“观书及诗温温乎,其和可知也”者,宋云:
“言观书二典,诗小、大雅,见唐、虞、成周之盛信泰和矣。”司马云:“言千载之后,观
其诗、书,犹温温然和乐,况生其世乎?”注“发号出令而民说之”。按:选注三引此文,
并引李轨曰:“‘天下太和’在‘其在唐、虞、成周乎’之下。”今各本皆无此注。经解
云:“发号出令而民说,谓之和。”
    周康之时,颂声作乎下,关雎作乎上,习治也。齐桓之时缊,而春秋美邵陵,习乱也。
〔注〕缊亦乱也。故习治则伤始乱也,〔注〕伤,悼。习乱则好始治也。
〔注〕好,乐。〔疏〕“周康之时,颂声作乎下,关雎作乎上,习治也”者,周本纪云:
“成王兴,正礼乐(一),度制于是改,而民和睦,颂声兴。成王崩,太子钊立,是为康
王。成、康之际,天下安宁,刑错四十余年不用。”公羊传宣公篇:“什一行而颂声作
矣。”解诂云:“颂声者,太平歌颂之声,帝王之高致也。”诗谱周颂谱:“令颂之
言容。天子之德,光被四表,格于上下,无不覆焘,无不持载,此之谓容。于是和乐兴焉,
颂声乃作。”十二诸侯年表云:“周道缺,诗人本之衽席,关雎作。”列女传仁智载魏曲沃
负上书云:“周之康王,夫人晏出,朝。关雎起兴,思得淑女,以配君子。夫雎鸠之鸟,犹
未尝见乘居而匹处也。”汉书杜钦传载钦上疏云:“后妃之制,夭寿治乱,存亡之端也。是
以佩玉晏鸣,关雎叹之。知好色之伐性短年,离制度之生无厌,天下将蒙化,陵夷而成俗
也,故咏淑女,冀以配上。忠孝之笃,仁厚之作也。”李奇云:“后夫人鸡鸣佩玉去君所,
周康王后不然,故诗人歌而伤之。”臣瓒云:“此鲁诗也。”论衡谢短云:“周衰而诗作,
盖康王时也。康王德缺于房,大臣刺晏,故诗作。”后汉纪灵帝纪载杨赐上书云:“昔周康
王承文王之盛,一朝晏起,夫人不鸣璜,宫门不击柝,关雎之人见机而作。”任彦升齐竟陵
王行状李注引风俗通云:“昔周康王一旦晏起,诗人以为深刺。”张超诮青衣赋云:“周渐
将衰,康王晏起,毕公喟然深思古道,感彼关雎性不双侣,愿得周公,配以窈窕,防微消
渐,讽谕君父。孔氏大之,列冠篇首。”(古文苑。)陈氏乔枞鲁诗遗说考云:“此以关雎
为毕公作,与论衡‘大臣刺晏’之语相合,盖鲁诗所传如此。”按:子云说诗,皆用鲁义,
故此以关雎为刺康王之诗,而云“作乎上”,亦即大臣刺晏之说。吴云:“习治,习见治世
之事。”按:谓康王之时,诗人习于文、武无逸之教,故晏起虽小节,即以为刺也。“齐桓
之时缊,而春秋美邵陵,习乱也”者,公羊传僖公篇云:“楚屈完来盟于师,盟于召陵。曷
为再言盟?喜服楚也。何言乎喜服楚?楚有王者则后服,无王者则先叛,夷狄也,而亟病中
国。南夷与北狄交,中国不绝若线。桓公救中国,而攘夷狄,卒怗荆,以此为王者之事
也。”邵陵,今三传皆作召陵,此作“邵”者,盖子云所据公羊经如此。盐铁论执务亦作邵
陵,下引公羊传“予积也”,(今本作“序绩”。)明公羊经作“邵”。水经注颍水篇云:
“齐桓公师于召陵,阚骃曰:‘召者,高也。其地丘墟,井深数丈,故以名焉。’”
解召为高,是亦以“召”为“邵”,(“●”之假。)盖皆本公羊。今公羊作“召”者,乃
后人据左传改之。召陵故城在今河南许州郾城县东三十五里。吴云:“言齐桓之时,下陵上
替,而春秋美邵陵之会能服楚也。习乱,亦谓习见乱世之事。”荣按:按:习乱者,春秋本
据乱而作,隐、桓、庄、闵、僖五世皆传闻世,传闻世为乱世也。“习治则伤始乱也”者,
今本列女传“关雎起兴”,文选范蔚宗后汉书皇后纪论李注引作“关雎豫见”,王氏念孙
云:“作豫见者,是也。汉书杜钦传言‘关雎见微’(二),后汉书杨赐传言‘关雎见
几’,即此所谓豫见也。今本作‘起兴’者,后人不晓鲁诗之义,而妄改之耳。”按:此云
“伤始乱”,即豫见之说。“习乱则好始治也”者,此以齐桓之后为治世,乃谓僖公之后当
入所闻无所闻世,为治升平世也。孝经纬说以僖十九年即入治升平世,(公羊传大题下引援
神契。)此邵陵之役在僖公四年,下距所闻世为近,故云“好始治”。又所谓始治,始乱
者、皆贤人君子先睹治乱之萌时,实未至于治乱。僖公世之未即为治升平,犹康王时之未即
为乱世也。注“缊亦乱也”。按:说文:“缊,绋也”;“绋,乱系也”。引伸为凡乱之
称。广雅释诂:“缊,乱也。”注“伤,悼”。按:说文:“■,●也。”经典皆以
“伤”、“忧”字为之。注“好,乐”。按:诗彤弓:“中心好之。”毛传:“好,说
也。”说、乐同义。依以上各篇音义例,此当有“好始,呼报切”语。(一)“乐”下原本
有偏书小字“句”,盖作者以示句读,今删。(二)“钦”字原本讹作“预”,据汉书杜钦
传改。

上一页  回首页  下一页